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商务部:2018年争取RCEP谈判有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过去一年,举着反对自由贸易的旗帜上台、并在第一时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美国特朗普政府,让奥巴马时代掀起的区域及诸边贸易谈判巨浪开始逐步平缓。

目前,有着自身节奏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还在继续,而被美国抛下的TPP国家也开始自发结合组成新的自由贸易谈判团队。智利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菲利普·纳维亚(Felipe Munoz Navia)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说,这样的结合,源于一种担忧,如若更多的双边自贸协定和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盛行,则会伤害到这些依赖自由贸易的经济体。

25日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间隙,参与中国RCEP谈判的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简短地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争取明年,RCEP谈判能有好的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他对在场记者花费更多时间描述了来年双边贸易可能的进展。

“明年,会有10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升级)再谈,大数有10个自由贸易区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在推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2018年成为自贸区建设的收获之年。”他说。

多位核心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伴随全球贸易最大的玩家美国的倒戈,不仅让“永不妥协”的WTO承受着最终瘫痪的巨大风险,曾经风起云涌的区域自贸协定也已陷入低潮期,这不仅包括TPP、RCEP,也包括美国退出后余下成员继续推进的TPP11。

RCEP和TPP11

没有了美国的TPP还在试图保持自身的节奏,11月11日,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茂木敏充和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在越南岘港举行记者会,正式宣布除美国外的11国已就继续推进TPP正式达成一致,11国将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新名称为“全面且先进的TPP”。

与此同时,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最大区域自贸协定RCEP也在继续谈判,并促成领导人层级的会议。11月14日,RCEP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该声明表达了尽快结束RCEP谈判的决心,并给出RCEP协定框架。

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其成员国人口占全球48%,GDP占全球31%,对外贸易占全球28%,目标是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惠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区域最广、成员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

除了成员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大,领导力等原因,导致此前RCEP一直久拖不决;同时参与了两个谈判的成员日本,以及在11月特朗普东亚之行频频提及的新战略中涉及的印度,都成了颇为微妙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撰文称,一方面,RCEP谈判由东盟主导,但这种主导并非源于东盟的绝对实力,而是由于亚洲经济一体化中各国之间尤其中日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东盟主导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一种博弈结果。但东盟的主导能力显然无法和TPP中的美国相比。尽管中国也是RCEP的积极推动者,但和东盟形成的合力还不足以让RCEP加速度前进。另一方面,日本有TPP在手有提高RCEP标准的底气,尤其是目前的情况,RCEP谈判的拖延可以为日本争取美国对TPP的回心转意创造更长的时间窗口。

若一一校验,TPP11和RCEP有7个成员重叠。纳维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TPP11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他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便会有一个结果。

张少刚则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说:“从我的感受上,重叠的成员,不会拿(TPP11)的进展来施压,干扰RCEP的谈判,这是两个平行不悖的过程。”

他还表示,中国对所有符合世贸规则的自贸谈判都持开放态度,乐见其成。

双边自贸协定开始兴起

与多边及区域自贸协定的缓慢进展或是洗牌相比,双边自贸协定似乎也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过程。

张少刚介绍称,中国将积极推动RCEP以及与以色列、斯里兰卡、海合会、巴基斯坦、新加坡等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同时,做好与巴拿马、巴勒斯坦、蒙古、瑞士、秘鲁等国家的自贸协定联合可研或升级联合研究工作,推进《亚太贸易协定》新一轮谈判,继续推动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和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格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照国务院要求,商务部已基本完成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制订工作,下一步将逐步推进以负面清单为基础模板的自贸协定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中国首次制定出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他说。

与此同时,美国早已加紧布局,这其中最具风向标意义的便是特朗普上任后,重新开始谈判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1992年签署的NAFTA于1994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该协定消除了三国之间的关税,使得北美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由于NAFTA谈判是特朗普上台后真正重启的第一个贸易谈判,多国都密切关注该谈判进程。

最新消息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与加拿大外交部长弗里兰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会面;弗里兰表示相信NAFTA有可能取得双赢协定。

纳维亚认为,如若更多的双边自贸协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将进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时代。虽然中国面临着美欧关于“市场经济地位”、“钢铁产能过剩”等经贸议题的挑战,他依然认为,中国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体量带来的权重,未来将有更多的谈判话语权。

张少刚披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分别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了自贸协定,与智利签署了自贸区升级议定书,还签署了优惠贸易安排性质的《亚太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同时中方还启动了与巴拿马、蒙古、巴勒斯坦的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以及与瑞士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截至目前,中国共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中国与自贸伙伴的贸易投资额占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25%、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