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共同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升级版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邀请,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于1月31日至2月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新一轮中英总理年度会晤。

在特雷莎·梅访华前夕,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金旭接受了包括《金融时报》记者在内的在伦敦华文媒体的联合采访,全面介绍了中英两国经贸合作的现状,表示中英双方将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升级版。

中英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金旭介绍称,2017年,中英经贸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贸易、投资、金融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英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经济财金对话胜利召开。2017年12月1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对话成果涵盖范围广泛,双方在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投资、金融、产业战略、“一带一路”和第三方市场等领域达成72项合作成果。二是双边贸易稳步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 中英双边货物贸易额790.32亿美元,同比增长6.2%。目前,英国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三是双向投资势头良好。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英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91.4亿美元。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17年全年,英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15亿美元,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三大引资来源地。截至2017年底,英对华直接投资累计225.5亿美元。四是“一带一路”合作全面推进。中英核电项目进展顺利,欣克利角C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处于设计固化、采购合同签订和现场土建施工的高峰期;中国“华龙一号”核反应堆通过英国核电监管机构第一阶段评估,将进入第二阶段评估;中欧班列开通运行;首个中英地方合作园区——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在青岛正式启动。五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2017年3月,上海清算所在伦敦设立办事处。7月,工银标准银行在伦敦发布首个“一带一路经济稳健指数”和“一带一路中国互通指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11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中心在伦敦开业,是中国银行在亚洲地区之外设立的首家私人银行机构;中国农业银行获得英国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共同批准设立伦敦分行。12月,浦发银行获批在伦敦设立分行。截至目前,已有7家中资银行在英国设立分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英国招展顺利

2017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热烈响应。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规模将达10万亿美元,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历史性机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区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两部分,同期还将举办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

目前,展会主办方已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200多个贸易伙伴发出了参展参会邀请,各国普遍反馈积极,多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定了114家境外组展机构,超过1000家企业明确表达了参展意向,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家境外企业报名参展。

在驻英使馆的积极工作和努力推动下,目前,英国招展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英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金旭说,再过几天,特雷莎·梅将带着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中国。中英双方对此访都十分重视,期待以此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中英互利合作。展望未来,他认为,中英两国经贸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中英政治互信不断增进。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进行“超级国事访问”,开启了中英关系“黄金时代”。2016年杭州和2017年汉堡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特雷莎·梅两次会晤,再次确认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大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英双方将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升级版。

二是中英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特雷莎·梅提出的“英国梦”不谋而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与英国现代产业发展战略、“英国工业2050”等高度契合,有利于双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三是中英经贸合作基础扎实。中英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且两国正处于产业调整和转型的不同阶段,互补性强,利益交汇点多,这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英国在高科技、金融、创意产业等领域实力强大,市场开放度和成熟度高,营商环境规范透明、便捷便利,一直是世界上投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在资本、劳动力、高铁、新能源等方面优势突出。双方可以通过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金旭表示,希望中英企业界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为推动中英经贸合作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