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德勤:投资者将更关注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年初至今,在全球经济持续向好、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捧贸易保护、美联储持续加息等背景之下,全球部分股市尤其是美股在2018年第一季度走出了跌宕起伏的波折行情。4月3日,专业服务机构德勤在北京召开小型媒体圆桌会,分享该机构对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新股市场的最新洞察分析。

德勤表示,A股IPO市场在2017年展露出色的表现之后, 2018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进程缓慢。沪深两市共计完成37只新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407亿元人民币。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34只大幅减少了72%,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的696亿元人民币减少了42%。在融资额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以更多大型新股发行,募集资金216亿元人民币,超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91亿元人民币。截至2018年3月31日,香港交易所录得64只新股上市,共计融资244亿港元,而2017年同期则有39只新股合计融资133亿港元。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均双双有所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64%和84%。

德勤预计,未来全球的投资者将更关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新股市场,因两地各自的上市规则修订或于下半年正式落实后,将迎来包括一些著名的独角兽企业的新经济公司上市。与此同时,美国税改以及加息措施持续令资金流入美国,而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脱欧谈判,或会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华北区领导合伙人林国恩表示,在创业板(GEM)的活跃新股推动下,今年中国香港首季新股数量达到新高。融资额则受惠于3只大型新股,其中一只为中资银行,另外两只为中国地产相关的企业。市场的投资情绪也受到一些香港市民熟悉品牌的新股上市而推高。因此,纵使伴随美元加息正常化和缩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香港新股市场在第一季度仍然整体表现强劲。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华北区领导合伙人童传江表示,中国内地新股发行放缓,包括否决率的上升以及近期有关中国新经济企业IPO或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公开征求意见,均显示A股市场仍然在进行多项不同变革。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新股平均发行规模以及企业排队IPO审核的情况已有所改善。因此,与其他已发展的市场的成熟度相比,我们确信,这些变化在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更高质量、更健康的资本市场。”他如是说。

林国恩认为,虽然一些独角兽企业可能计划来港上市,但中国内地政府推出的A股上市或CDR发行计划肯定会吸引一些已经于美国上市的著名发行人、来自7大相关板块的境内新经济公司以及计划上市的大型独角兽企业的关注。考虑到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大可能为超大型,同股不同权公司的数量也有限,因此德勤中国对2018年香港新股市场的预测维持不变。

林国恩表示,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包括全新的主板和GEM上市要求于2月中旬生效、即将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为便利第二上市所作出的上市规则修订,将使香港资本市场更上一层楼。继不同的互联互通计划推出后,计划开放予于海外上市的超大型红筹以及尚未于境外上市来自7个创新领域的境内企业发行A股/CDR,将会与香港的全新上市制度互相配合,为中国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独角兽企业提供全面的上市选择。

但是林国恩强调,虽然市场前景乐观,但是宏观经济因素,包括美国的税改政策和加息措施导致的资本持续流向美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持续的英国脱欧谈判,可以影响投资情绪和市场稳定,尤其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过去一年,申请A股新股发行的数量已经大幅回落至300多家企业。然而,鉴于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新股审批力度加大,德勤预计,中国内地新股市场于2018年将放缓,以支持高质量健康发展,预计将有180只至240只新股融资约1700亿元至2000亿元人民币。而按照目前申请上市的名单,中小型制造和科技公司将会在A股市场即将上市的新股中,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2018年首季,在全球新股融资额排行中,上海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的新股融资额分别落后于纽约、法兰克福以及纳斯达克,后三大证券交易所均有多只超大型新股上市。德勤分析,与过往多个季度和年份相同,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全球市场上拔得头筹的原因,仍是依靠更高数量的超大型和科技新股发行,而这些新股每只融资额至少达100亿港元。这也解释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原因。同样受惠于更多大型新股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略微领先香港交易所。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