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德关系发展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密,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德国2017年对中国总贸易额增至1866亿欧元(2300亿美元),2016年为1702亿欧元。
相关人士表示,中德同为世界实体经济和贸易大国,受益并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中德理应在贸易问题上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5月24日开启一连两日的访华行程,这也是她四度出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也是她13年执政生涯里的第11次访华之旅。据悉,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中方领导人将同默克尔举行会见会谈,就中德、中欧关系与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也将举行会议。除北京外,默克尔还将赴深圳访问。默克尔以几乎“一年一访”的频率,成为了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每年的访华似乎已经成为常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访华前德方一改由文字发布出访消息的传统方式,由默克尔亲自拍摄视频介绍了访问行程,并在视频封面用大号字体写道“与中国紧密合作”,非常醒目。此外,在视频中,默克尔再次强调了推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和对深圳之行的期待。德国媒体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释放出两个信号:一是德中关系更加牢固,默克尔作为新一届总理将继续发展之前两国的各种合作关系。二是默克尔更重视“转向东方”的战略。这并不表明德美及欧美关系的断裂,但德国的视野已经放得更广。
经贸合作仍是重点
据德国《商报》报道称,将有一个20余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随同默克尔访华,继续巩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默克尔此行的重点仍是贸易。近年来,中德关系发展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密,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德国2017年对中国总贸易额增至1866亿欧元(2300亿美元),2016年为1702亿欧元。中德经贸关系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可以预见,未来中德双边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克里斯蒂娜·奥特认为,从双边贸易结构来看,中德经济有很大互补性。德国对华出口产品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中国对德出口则主要是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中国市场对德国来说必不可少,尤其是汽车。主要的德国制造商现在都在中国销售大部分车辆,获得的利润率也最高。
另外,奥特还表示,中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潜力大,双边经贸合作有望拓展新空间。德国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近几年来,中德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欧班列”就是其中发展最好、最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默克尔也在录制的视频中表示,希望同中方讨论互惠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并努力争取令中德在自贸方面成为盟友。
共同维护世贸规则
除了加强经贸合作的传统目的,默克尔选择在美国对欧盟的钢铝关税暂时豁免期限到期前一周出访中国,似乎也发出了某种信号。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和退出伊朗核协议的背景下,默克尔希望寻求一个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的盟友,而中国似乎正是德媒口中的理想目标。
德国《汉堡晚报》报道称,在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之后,欧洲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稳定中东局势。该报称,特朗普取得了所有前任美国总统没有的“成就”:从根基上撼动美欧关系。现在美国不仅威胁与欧洲的贸易,还威胁制裁那些继续与伊朗做生意的欧洲企业。华盛顿的好斗,推动默克尔转向东方。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默克尔曾直言欧美关系不同往日,“欧洲必须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此次出访前录制的视频中,默克尔特别强调了自由贸易问题,指出中德两国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遵守者,并且都希望加强多边主义,“这将在我们的会谈中扮演一定角色。”默克尔在视频中说。彭博社20日报道称,虽然中欧间存在摩擦,但在回击美国的关税威胁上,找到了共同点。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表示,中德同为世界实体经济和贸易大国,受益并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中德理应在贸易问题上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