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俄央行将过渡至中性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伴随着近期油价上扬、美元走强,新兴市场货币政策“风向”也在随即转变。日前,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里娜表示,俄罗斯央行很快将结束降息周期,转为中性货币政策。但若通胀风险加大,央行有可能采取紧缩政策。“我们应当在短期内转向中性货币政策。”纳比乌里娜说:“目前我们认为中性利率将在6%至7%的区间内。”

纳比乌里娜的表态让分析师们进一步预计,俄央行或将在6月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自2015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以来,俄央行一直在降低利率且将通胀目标定在4.0%。今年以来,俄罗斯央行已经两次降息。2月9日,俄罗斯央行降息25个基点,从7.75%下降至7.5%;3月23日,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从7.5%下调25个基点至7.25%。但在4月的例会上,俄央行保持利率不变,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重启对俄制裁,冲击俄罗斯卢布,引发有关卢布走低将很快推高消费通胀的忧虑。接受路透社采访的20位分析师中有15人认为,目前看来,俄央行将在6月会议上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在7.25%不变。

除了卢布贬值外,近来国际油价大涨也成为牵动俄央行利率走向的关键因素。本周五,国际油价保持高位,因委内瑞拉难以履行其供应义务,且石油输出国组织持续减产,尽管美国原油产量飙升,但基准国际油价指标——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仍处在每桶77.24美元的高位,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也高达每桶66.04美元。

在国际油价大幅走高之下,俄罗斯石油产量也保持高位。俄罗斯能源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俄罗斯石油产量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每日1097万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之一,俄罗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同意将日产量削减180万桶,以平复过于庞大的石油库存提振油价。俄罗斯承诺将日产量从2016年10月达到的每日11247万桶削减30万桶,这是协议的基线。在过去3个月中,俄罗斯原油产量达到自2017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于6月22日至23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审议目前的减产协议,该协议有效期至年底。分析师表示,他们可以做一些方案上的细节调整,比如限制产出的规模和放宽限制的时间。

纳比乌里娜表示,最近燃油价格的上涨令俄央行感到担忧,因为汽油价格上涨导致通胀预期上升。她还表示,俄罗斯央行不排除8月和9月按月计算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但俄央行预计到2018年底时,年度通胀将介于3.0%至4.0%。“如果浮现出一些使通胀风险增加的因素,我们将需要再次转为收紧政策。”她说。这与俄央行之前的预计一致。在3月例会上,俄罗斯央行预计,到2018年底,年通胀率将达到3%至4%,2019年将接近4%。在这种环境下,俄罗斯央行将继续降低关键利率,并将在2018年完成过渡至中性货币政策。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上涨也给俄央行带来更多积极影响。分析认为,油价走高将导致俄财政收入增多,俄央行定期购买外汇政策下的外汇储备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有利于增强俄央行抵御国际汇市波动加大的风险。纳比乌里娜表示,俄央行维持对油价的保守预期,但本月可能会将短期油价预估从目前的每桶61美元上调。她在谈到俄罗斯财政部可能增加发债时表示,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有能力借入更多资金,因其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15%左右,处于低位。

近期,除了俄罗斯央行“放风”将利率政策转变之外,本周三,印度央行也意外加息,其宣布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从6.00%上调至6.25%,为自2014年1月以来首次。逆回购利率也上调25个基点,从5.75%上调至6%。除此之外,在早先新一轮新兴市场汇市风暴中,土耳其、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已经先后加息,用以支持本币汇率。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