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第三次会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落幕。在本次会议上,美国大力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遭到其他G20成员国的质疑,也引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支持多边主义的国际组织的忧虑,全球贸易局势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所在。G20成员国在最终公报中一致同意,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各方需要加强对话和行动,以降低风险并增强信心。
贸易风险不容小觑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大规模挑起贸易争端、破坏全球贸易秩序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如今,保护主义已经引起一些国家宏观经济和全球市场的大幅波动,比如部分国家通货膨胀加剧以及本币大幅贬值等。在本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方都明确表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会使任何一方受益,美国不顾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事实并采取征收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给世界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贸易紧张局势正使得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脱轨风险。
不少有识之士更是呼吁,美国应当回头是岸,不要重新陷世界经济于衰退之中。
“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失业率处于10年来的低点。”G20公报显示,短期和中期的下行风险加剧。这些风险包括日益严重的金融脆弱性、日益加剧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失衡和不平等。公报说,国际贸易和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创新和创造就业的重要引擎,各国应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来降低风险、增强信心。
整体来看,本次会议延续了G20一直以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但相较于3月的部长级会议,在贸易问题上显然着墨更多、措辞更为强硬。在3月的部长级会议上,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只是表示,贸易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多边贸易协议至关重要,各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话”。 但在本次会议上,在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上,公报称“需要加强对话和行动,以降低风险并增强信心”。
这与数月以来,国际贸易局势进一步恶化密切相关。据世界贸易组织(WTO)7月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半年以来G20国家采取的贸易限制新措施数量翻番。在2017年10月中旬至2018年5月中旬期间,G20国家施行的上调关税、收紧海关手续等贸易限制措施新增达39项,相当于月均采取6项新措施,和上一观察阶段2017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相比,月均数量翻一番。
IMF近期发布报告称,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是世界经济增长近期面临的最大威胁。IMF的模型分析显示,如果当前的贸易政策威胁变为现实,商业信心由此下降,到2020年全球产出可能比当前预测低0.5%。IMF总裁拉加德在本次会议中还表示,美国对中国和欧盟等经济体采取的关税政策已经给全球贸易环境造成了紧张氛围,IMF的监测表明关税造成的贸易限制将直接影响全球产出。
力促全球增长
公报还显示,包括部长、央行行长和国际组织高级代表在内的57位代表同意继续“利用一切政策工具支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的增长”。在这些工具中,公报提到了财政措施和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等。公报补充说,成员国正在努力提高贸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除了强调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提振经济成长,公报同时还重申了今年3月部长级会议对于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承诺。货币竞争性贬值会对全球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公报指出,尽管目前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做好更好的准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但他们仍面临市场波动和资本流动逆转等挑战。
除此之外,在本次会议中,各国官员还讨论了诸如加密货币、国际税收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问题。日前,G20负责监督全球金融体系的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宣布,它“已经制定了一个框架并确定了监控加密资产市场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指标”。该框架是与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合作开发的。FSB还表示,加密货币“不会对全球金融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但建议进行“警惕性监控”。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