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对亚太货币的态度更加分化。经常账户呈现顺差的国家,其货币也更为稳定;而外部平衡为赤字的经济体,其货币在最近几周则表现动荡。我们提醒投资者,从地区和全球形势来看,亚太货币近期仍会进一步走软。目前,我们建议投资者对冲亚太货币敞口,但做多日元头寸除外。
货币表现分化
亚太货币对美元贬值的情况一直在变化。4~6月期间,亚太货币的跌势非常明显和普遍。7月份亚太货币进一步走弱,但跌势有所减缓,只有人民币跌幅显著。
自8月以来,亚太货币分为两个阵营:经常项目盈余国家的货币(泰铢、日元、新加坡元、新台币和韩元)表现更为稳健;而经常项目逆差国家的货币(印度卢比、印尼盾、菲律宾比索、澳元和纽元)则继续下滑。对于后一组货币,与过去20年来其他下跌期间相比,目前的同比跌幅已达到第60~80百分位。抄底的时候到了吗?
货币见底的迹象
我们同意亚太货币跌势基本已经结束的看法,但短期内或许还余波未平。判断市场是否即将见底或逆转,需要观察以下迹象是否出现:
对于印度卢比、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而言,汇率见底需要三个条件:首先,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我们认为未来6~12个月内,短期利率需要上涨50~100个基点才能抵消美国加息的影响。其次,经济活动放缓并在较低水平上企稳,以部分抵消贸易逆差走高。这意味着上述经济体的工业生产较目前水平下降2%,以反映资本支出和进口放缓。第三,原油价格见顶也有助于缓解外贸平衡恶化及通胀上升带来的阵痛。
对于澳元和纽元等发达国家货币而言,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于事无补。澳大利亚的经常项目逆差一直在缩小,新西兰的逆差基本保持稳定。对澳元和纽元来说,国内经济活动和全球增长前景更趋明朗化有更重要的影响。因此,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任何缓和迹象都至关重要,因为贸易争端的解决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改善澳新两国的贸易条件,并有助于收窄其与美国不断扩大的利差。
再来看美联储。美国加息令亚太区所有货币都承压,因利率上升提高了本地区的机会成本,导致资本竞争加剧。因此,若美联储减缓加息步伐,将普遍缓解亚太货币的压力,特别是经常项目逆差货币。如果与此同时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并且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资产的风险偏好下降(risk-off)转变为风险偏好上升(risk-on)模式,那么这种缓解作用将大大加强。
预测依据
对于印度卢比、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而言,我们认为加息周期尚未完成。这些经济体仍需要提高实际利率,为投资者所承担的汇率风险提供相应补偿。我们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到第四季度可望升至85美元/桶或更高的水平。因此年底前上述挑战不会消失,但是随着加息兑现和油价企稳,到2019年将有所好转。
澳大利亚(楼市逆转)和新西兰(移民数量下降)的国内挑战使澳元和纽元的走势更取决于全球贸易,尽管如此,由于亚洲股市及部分货币已经大幅下跌,到某个阶段,只要贸易摩擦没有进一步升级,就足以提振投资者对本地区风险资产的信心。
美联储的举措可能不会给亚太货币带来太大挑战。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下,美联储在12月将按兵不动,而市场则预期届时美联储将加息。即便美联储加息,其力度也会较为温和。美国通胀依然温和,经济增长动能预计将在第四季度见顶,当前约2.5%的短期利率意味着利率已达到较为中性的水平。随着美联储放缓货币紧缩的脚步,亚太货币可能在未来3至6个月触底。
年底前投资者该如何操作?
由于未来3~6个月出现中等个位数下跌的可能性较高,我们仍建议投资者对冲其亚太货币敞口,尤其是经常项目逆差货币,但不包括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日元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甚至走强。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