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不断释放出坚持渐进加息货币政策的信号和态度,市场已经将美联储12月实施年内第四次加息纳入预期。与此同时,同为重要央行的欧洲央行也开始削减量化宽松的规模,不过其距离首次加息仍存在一定距离。
更重要的是,当前欧元区经济已从2017年的快速复苏节奏中有所放缓,贸易保护主义、英国脱欧谈判、土耳其里拉暴跌以及意大利财政预算问题成为困扰欧洲经济前景以及欧洲央行政策走向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
然而,欧洲央行本月11日公布的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显示,尽管欧洲央行已经意识到全球贸易争端和紧张局势可能会拖累全球及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并增加市场疑虑。但部分决策者依然认为,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不足以改变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路径。
贸易通胀双考量
无论是在9月12日至13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还是从公布的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中,都可以看出欧洲央行决策者们对于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关注。会议纪要显示,全球贸易出现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威胁欧元区的经济前景,然而会议纪要指出,监管当前与保护主义抬头、新兴市场脆弱性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相关的风险变得更加突出,但决策者们对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的风险总体评估依然是保持大体平衡的。
除贸易风险外,通胀率前景及走势也是欧洲央行关注的另一项重要因素。会议纪要指出,在欧洲央行9月份的预测中,预计总体通胀率在预测区间内,每年平均将会达到1.7%,这与6月时的预测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的一次会议上,大多数时间以“鸽”派姿态示人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发出了更加积极的信号。他认为,欧元区潜在通胀是“相对强劲”的,并且通胀率正在接近目标,而薪资或将进一步提高。不过与此同时,德拉吉依然重申了欧洲央行将在明年夏天结束前维持目前利率水平不变的表态。
标普预计,欧洲央行将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渐进加息。而渣打银行财富管理则认为,欧洲央行将在2019年全年维持宽松政策,并且预计其到2019年第四季度之前仅会加息25个基点,这主要是由于明显不景气的南欧就业市场将使通胀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
欧元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为美元上行提供了关键动力,加之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进一步为美元上扬助力。然而,相比美元,欧元的处境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截至11日,由于美国9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2%,不及预期值2.3%,有分析认为,这降低了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的预期,因此美元有所下挫,而欧元也对美元出现攀升。与此同时,会议纪要传递出欧洲央行将继续坚持当前削减购债规模的消息,也为欧元的上行提供了一定的动力。然而,短期的相对上涨并不能掩盖欧元本身面临的下行压力,欧元区经济前景依然是影响欧元表现的基本因素。
会议纪要显示,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201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而2019年和2020年经济增速将分别下降至1.8%和1.7%。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速预测比6月份略微下调了0.1%。“这些修正主要是由于净贸易贡献低于此前的预期,反映出国外需求的下行修正以及欧元有效汇率的走强。”会议纪要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经济的发展前景离不开全球经济的整体表现。然而,面对不断涌现的风险,全球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已有所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日前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低于4月预测的3.9%。此外,《世界经济展望》同时下调了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速至2%。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