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主办、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与走出去智库(CGGT)承办的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发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发布了全球首个综合评价对外投资重点国别、产业收益和风险的指数体系——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China-ASEAN Trade and Investment Index)(以下简称“指数”)。
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由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与走出去智库(CGGT)联合课题组研发、测算和编写,主要跟踪研究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金融、法律与税收等方面的动态,精确研判形势,努力协助中资企业在与东盟10国开展贸易投资过程中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更好地服务企业捕抓商机,进一步畅通经贸渠道。
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经贸得到长足发展,贸易与投资实现大幅增长。贸易方面,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有望在2020年达1万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东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投资区域,2017年,中国对东盟10国直接投资存量为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指数报告以东盟10国和6个重点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业务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其中,业务模型从收益、风险、成长潜力和对华关系4个维度构建层次指标体系;数据处理模型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形成针对10国国家层面的贸易投资指数和针对6国6个行业(包括农林渔业、建筑业、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与仓储业、公用事业)层面的贸易投资指数。指数得分为100分制,得分越高意味着收益空间越大、安全性越高、成长潜力越强或对华关系越好。在本报告中,将得分75分至100分归入“优秀”级,50分至74分归入“良好”级,35分至49分归入“一般”级,34分以下归入“较差级”。
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国家层面贸易投资指数得分最高,为98分,是10国中唯一到达“优秀”等级的国家,其他包括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老挝、缅甸、柬埔寨在内的9个国家均为“良好”级。在行业层面的贸易投资指数上新加坡同样独占鳌头,全部获“优秀”等级,其他各国的各行业指数多为“良好”级,少数行业例如越南的零售业指数等级为“一般”。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