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见证了中俄双边贸易的又一里程碑。
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外交部长年度记者会上,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远远还没有达到极限。拉夫罗夫所谓的历史最高水平,指的是去年中俄贸易额破1000亿美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在今年年初的例行发布会上用“名副其实的‘成果年’”来形容中俄两国去年的经贸合作成果。他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中俄经贸关系加速提质升级,双边经贸合作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中俄双边贸易远未达到极限
1000亿美元,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在2015年制定的双边贸易额目标。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俄终于在2018年完成了这一目标。
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1~11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9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尽管尚无去年12月的完整数据,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旬,中俄贸易额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双边贸易结构持续的优化,去年前11个月,中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同比分别增长了15%和29%,农产品贸易增长了31%,双方还积极打造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新的贸易增长点。
拉夫罗夫称,中俄两国还有很多规划,这些合作规划在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2018年的多次双边会晤中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中俄两国已经确定了70个重点经贸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这些合作涉及能源、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他说,中俄两国还将进一步推进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和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合作与兼容。
高峰表示,双方在能源领域、核领域、航天领域、跨境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北极开发、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都有很好的合作。同时,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为双边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拉夫罗夫还表示,未来中俄两国还将继续深化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对接,加强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深化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地区和国际组织框架内的协作。他说:“整体上,我们对双边(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鉴于中俄贸易的良好势头,俄政府已在去年为中俄双边贸易额制定了新目标,即于2024年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增加至2000亿美元。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助理研究员韦进深认为:“尽管能源资源、采矿业和冶金产品仍是中俄双边贸易的主要领域,但农产品、木材、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贸易额也呈现增长态势,这一变化不仅改善了中俄双边贸易结构,而且为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应热点话题
除了看好中俄经贸关系前景,拉夫罗夫在前述记者会上也回应了“通俄门”、英国脱欧等其他热点话题。
对于“通俄门”最新进展,拉夫罗夫回应道:“坦白来说,很难去评价美国内部发生的这一切。我不认为,美国媒体以非常严肃、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
对于当下在英国愈演愈烈的脱欧大戏,拉夫罗夫则表示:“曾有人说,俄罗斯借英国脱欧一事在看西方的笑话,其实没有。”他强调,在英国脱欧之前,俄罗斯一直致力于与一个统一、强大、独立自主的欧盟进行各方面合作。
而对于近年来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拉夫罗夫表示,只要西方做出任何解除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径,“(我们)很快会做出积极的回应”。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不断以各种借口加码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财政部去年底宣布,由于俄富豪、有俄罗斯“铝业巨头”之称的杰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在俄罗斯En+集团、俄铝业联合公司和欧洲西伯利亚能源公司的股份将缩水,美财政部计划在30天内解除对上述三家公司的制裁。但杰里帕斯卡本人仍在制裁名单上,其所有权超过50%的资产继续被冻结。不过,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并不会因此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