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首页
关于鑫桥
鑫桥融资租赁
鑫桥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
鑫桥企业文化
鑫桥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行业资讯
一周要闻
鑫桥优势
行业位置
公司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认证
鑫桥荣誉
企业荣誉
我们的服务
服务与流程
合作伙伴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
联系鑫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韩国学者:《外商投资法》为韩企进驻中国市场带来信心与机遇
发布时间:
2019-04-02
文章来源:未知
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韩国希望借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机遇,在多边的全球经济格局中找寻到出路。 近日,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院长李载荣(Jae-Young LEE)就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等话题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阶段,韩国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既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等外部因素,同时也来自内部产业结构革新的要求,而中国持续对外开放,也将提振韩国的经济改革。 韩国出口不振源于半导体产业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2019年2月,韩国的进出口额双双下滑。其中,出口总额为39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5.9%。 当月,显示韩国高科技行业生产情况的“2019年1月韩国ICT生产者发货指数”为90.9,相较去年同期下降12.3%,时隔十年呈现最大幅度的下滑;这是自2018年12月起,韩国连续三个月出现出口下滑的状态。 对于韩国当前遭遇的外贸危机,李载荣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源于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调整期。“在2018年,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额为1267亿美元,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要知道,半导体产业的出口额占据韩国总出口额的20%,地位非常重要。” 不过,李载荣针对外界对于韩国外贸经济的忧虑回应道,这种调整期应当是中短期的调整,并不会直接影响韩国在该产业的竞争力。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报告显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以后,随着库存产品的消耗及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于芯片产品的需求,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需求有所回升,届时韩国的出口情况也将有所改善。 李载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中短期来看,除了半导体产业,韩国在化妆品、造船等其他占据国民经济支柱地位的核心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努力降低2017年出口不振的冲击波。 “在制造业方面,韩国车企和产业链企业近年来在抓住新能源及网联化机遇、推出中型SUV等符合海外消费者的汽车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李载荣说,“作为韩国第二大出口产品,石油化工领域虽然受到竞争的影响,但企业自身抓住市场变革的机遇,纷纷投入到汽车动力电池等新领域,为韩国的产业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韩经贸快速发展是“必然”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经贸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李载荣看来,在短短的20余年,中韩贸易额实现43倍的增长,是一个“必然”。 李载荣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意味着关税降低,更意味着两国经贸往来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也意味着两国经贸关系的“级别”由此提升。他建议,应当将现在正进行的《中韩自贸协定》服务投资谈判,打造成为高水平,且有制度保障的协定,以服务于两国健康发展的经贸关系。 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韩国携近300家企业参加,成为第二大参展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韩国也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18年,中韩贸易额为313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中国对韩出口1087.9亿美元,自韩进口204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5.3%。 李载荣并指出,无论是中国刚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还是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中均能够看出中国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举措,对于东亚地区,且具有外贸背景的韩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他说道。 “尤其是《外商投资法》,向包括韩国在内的外资开放了医疗、服务业等产业。这不仅对于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韩资企业带来了信心与机遇,同时也将助力于中国的消费转型。”李载荣表示。 李载荣还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韩国的“新北方政策”有相似的目标,两国可以共同进入第三方市场,并凭借各自的优势合作共赢。此外,随着全球各个产业间的聚合与价值链升级的趋势加快,李载荣强调,两国可以在价值链升级方面共同合作,为构建东亚地区的价值链贡献各自的力量。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