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首页
关于鑫桥
鑫桥融资租赁
鑫桥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
鑫桥企业文化
鑫桥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行业资讯
一周要闻
鑫桥优势
行业位置
公司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认证
鑫桥荣誉
企业荣誉
我们的服务
服务与流程
合作伙伴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
联系鑫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亚太地区PE投资机会凸显 中国市场将转向以企业并购为导向
发布时间:
2019-05-21
文章来源:未知
最近数年以来,亚太地区私募股权(PE)的投资热度一路高涨。 贝恩资本近日发布的《2019年亚太私募股权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PE投资在亚太地区涨幅惊人。目前亚太地区管理着8830亿美元的资产,占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26%,远高于10年前的9%。 贝恩同期发布的另一份报告——《2019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报告》则显示,2018年,中国PE市场投资交易规模再创新高,达到940亿美元,中国因此成为亚太区PE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PE近期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及趋势呢? 新兴市场更注重成长型投资 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香港办公室的董事总经理夏明晨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亚太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既包括像中国、印度、东南亚这样发展很快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也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种成熟的亚太国家。它们的PE投资机会不尽相同。 “在新兴市场国家,相对来说还是以成长型投资为主。”他称,这些国家的科技、消费、医疗等新经济行业发展很快,增长率相当高。所以PE基金比较主流的投资策略为参股这些领域的成长型企业,与它们一起成长,最终卖掉被投企业或协助其上市来获取回报。 近年来,不少机构认为印度PE市场增长潜力大。但夏明晨告诉记者,目前,PE在印度的投资业绩既赶不上中国,也不及日本、韩国。不过印度的风投(VC)市场的确越来越活跃,已跃居亚洲第二,但其整体发展阶段还是比中国落后5~10年。 他称,印度的投资环境、经商环境受到高度监管,也经历了多次去监管。从大的趋势来讲,其经营投资环境正逐渐改善,但去监管的节奏时快时慢。 他坦言,莫迪政府上台后的3~5年内,印度的投资、经商环境确实不错。第一,其将各州之间的税制一体化,打通了各州间的增值税税制,对整个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第二,其从去年开始实行一项新破产法。 “印度是高杠杆国家,债务杠杆水平在其整个金融系统里非常高,银行系统也以国有银行为主,而国有银行的坏账限制了其进行新的融资的能力。”他称,“引用新的破产法可以促使这些银行比较快、比较透明地解决坏账问题,这样,金融系统就更加健康,一些大型企业被银行逼迫还债,不得不卖掉一部分资产,也创造了很多对不良债券的投资机会。” 但整体而言,他指出,以互联网领域为例,虽然印度目前已基本具备多种发展电商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但印度消费者的购买力尚且不足。 “印度的平均GDP与中国差距依旧很大,人均网上消费金额也只有中国的1/8~1/9。需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真正推动购买力。” 亚太地区的投资机会并不仅限于中印两国,夏明晨介绍,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熟经济体,同样有很多投资机会。这些市场中有很多大型财阀企业,旗下拥有几百甚至上千上万家非核心企业。在经济向好时期,财阀能够负担旗下所有企业,但如今,他们在主业方面也受到很多的压力,必须集中资源,就不得不卖掉很多从事非核心业务的下属企业。 此外,他称,日韩的老龄化均很严重,不少家族企业面临传承问题。这些企业一般都集中在传统行业,子女不愿接班。但其中有些公司资质相当好,有技术、有品牌,PE基金因此愿意对其进行收购。 “很多PE基金在日韩通过现金加些杠杆并购这些企业,然后把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来运营、改变、提高它的运营效率,帮助它成长来获取收益。”他指出,由于买入的都是成熟企业,也能获得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回报。 对于全球保护主义兴起对亚太地区PE投资的影响,夏明晨较为乐观。 他对记者表示,保护主义只涉及某些行业领域,而实际上,过去10~20年,投资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美元基金背后的投资人是来自亚洲、美国、欧洲在内的全球投资人。这些投资者所做的是财务性投资,并没有什么战略目的,也不完全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他们投资亚太市场主要是因为这些投资能为其带来高额的回报率。 不过,他也坦言,伴随保护主义的上升,与技术相关的跨国并购交易的确会受到影响。比如,企业在一些国家的跨国投资中,原先只有并购需要报批,如今很多少数股权投资也面临报批,且审批往往非常严格。 中国PE投资将逐渐转向对企业的并购 夏明晨还向记者介绍了在他眼中的中国PE投资趋势。他称,虽然成长型的投资还是主流,但并购投资在中国整个PE投资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 很多PE基金,尤其是比较大型的、有经验的PE,通过多年在行业的经验、知识、人脉上的积累,逐渐获得了并购投资所需的经验和能力,也开始尝试做一些并购交易,甚至跨国并购交易。 他认为,中国企业对并购的接受程度也在上升。此前,在中国做并购投资的挑战在于大量企业大多为成长型企业,在成功、顺利之时,都不愿意将股权卖给PE基金,而更愿意通过发行新股(IPO)融资的方式来继续发展企业。 但如今,这些企业的想法生变。一来,第一代企业家面临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二来,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增速放缓,发展遇到瓶颈。此时,他们更愿意将70%股权卖给PE基金,自己保留30%的方式,让基金帮助它们成长到一个新水平,从而继续获得成长带来的收益。 另一个趋势是,中国的PE投资中,科技类的投资占比非常大。 “实际上,中国新经济行业在过去10~20年内发展如此迅猛,取得傲人成绩,与PE市场的发展和支持息息相关,相对而言,传统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则不甚明显。”他称,将来这些发展趋势还会继续,因为过去多年发展的两个驱动力——全球化以及科技创新不会改变。 他表示,过去10年,全球在科技领域围绕着互联网及其相关应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经济投资很多,孕育了一批很好的独角兽企业和新的商业模式。这点在中国特别明显。 但他同时指出,过去数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出现爆炸发增长,光是这种互联网用户的流量增长,就令很多投资很容易获利。而如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用流量获取巨额回报的机会,也就是针对用户(to C)的机会已经不多,接下来PE会更多地关注针对企业(to B)的投资机会。 而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如今已经估值过高,是否还值得投资,夏明晨坦言,估值永远都是个问题,并且与资本市场和经济周期有关,与中国的去杠杆、市场流动性也有关系。 “PE基金很难规避这一问题,不能因为估值高就不投了,而是要尽量筛选那些值得高估值的公司投资,回避那些有泡沫的公司,这的确很考验投资水平。”为此,他称,在投资中应该选择与那些经过周期的检验的投资基金、投资人合作。 除了科技,他还看好医疗、老龄化方面的投资机会。 他分析称,中国目前在医疗领域的平均支出占GDP的比重为6%左右,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旧非常低。美国的相应比重已达到17%、18%。 “所以医疗相关的一些领域,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院诊所,都是PE较关注的投资领域。”他称,此外,教育领域以及与文化、旅游、消费相关的广义大消费领域,也是PE基金关注的投资主要方向。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