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息配“缩表” 美联储酝酿组合拳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当地时间2日至3日举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计,本次会议上美联储将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但年内将继续奉行加息路线,预计加息两到三次,并将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的计划,推动货币政策向着所谓的“中性水平”进一步前行。
2.欧洲央行仍将持续宽松政策
欧元区经济形势好转,下行风险减弱,但中期通胀水平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核心通胀率,因此欧元区尚不具备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这是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27日在法兰克福释放的主要信号。当天,欧洲央行召开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宽松政策不变,继续执行现有主导利率、前瞻性指引和资产购买计划,即从4月起执行每月600亿欧元的购债计划至今年底,并在必要时延长。
3.联合国报告:中国依然是亚太经济增长“领头羊”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5月1日在泰国曼谷总部发布了年度旗舰报告《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调查》。报告强调,面对全球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趋势,地区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长势头明显,但加强有效的治理和改善财政管理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报告预计,在2017至2018年间,该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将达到5%或5.1%,高于去年4.9%的平均水平;中国和印度依然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4.中美智库联合报告:美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对中国影响可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7日在北京联合发布《CF40-PIIE联合报告(2017)》,报告就中美贸易、投资和汇率政策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实现两国合作共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新一届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其整体影响可控。
5.欧盟发布脱欧谈判官方文件 欲确保英国“有序退出”
当地时间周三,欧盟发布了有关于英国谈判脱欧的官方指导方针,为即将展开的为期两年的谈判设定了目标。欧盟在官方文件中称,该指导方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英国能够有序地从欧盟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