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盛重磅报告:中国新一代金融设施不再由国资垄断
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了《金融的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崛起》系列报告的第一篇《支付:生态系统之门》。这份报告认为:支付是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大门,是当前最富创新性的领域;民营资本在网联的股权比例超过60%,意味着新一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不再由国有资本垄断;支付本身带来的收入并不多,重点在于将支付纳入闭环的生态系统,寻找其他商业模式;整合、监管与国际化,这是理解中国金融科技的三个要点。
2.我国8个季度GDP增速稳定在6.7%-6.9%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7月工业、投资等多个指标比6月有所回落,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主要指标增长情况和上半年基本持平,而且明显好于上年同期。毛盛勇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在不断增强,过去8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基本都稳定运行在6.7%-6.9%之间。即使下半年经济增速或者GDP增速放缓了0.1个或者0.2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合理、正常的小幅波动。
3.揭秘PPP投资区域版图:云贵等7省区跨进万亿俱乐部
16.3万亿元!这是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的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PPP入库项目累计投资额。梳理发现,PPP区域发展版图与中国传统经济地理存在诸多互补和相关之处。最显著的特点是,目前我国已经有贵州、云南、山东、四川、新疆、河南、内蒙古7个省区PPP投资额进入“万亿俱乐部”,其中西部省份占据5席,且整个西部地区入库项目数占比超过一半。
4.今年我国绿色债券 发行逼近千亿
随着绿色观念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政策的快速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出跳跃前进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发行57只,规模高达948.1亿元(已公布)。其中,7月绿色债券发行11只185.7亿元,发行只数创绿债市场启动以来月度新高。进入8月份,发行势头有增无减。专家预测,下半年我国绿债发行规模较上半年继续加速走高。
5.国家发改委:提高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企业债券领域进一步防范风险加强监管和服务实体经济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高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大债券支持力度,创新债券支持方式,在债券申报程序、发行条件上给予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