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公告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9月4日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称,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公告称,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2.租赁、保理、典当等或将由银监会指导 地方金融办监管
媒体报道称,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牌照或将划给银监会监管,地方由各地金融办监管。目前,一行三会或地方金融办等监管机构尚未就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牌照下发监管文件。不过,从金融监管角度,超2万家类金融公司将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3.发改委加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系列政策将实施
接下来的4个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多举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权威渠道消息,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工作安排,包括加快实施重大工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多项举措,力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引人瞩目。这方面政策将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倾斜,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建立补贴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云计算、分享经济、大数据、空间技术应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4.我国民企大规模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7年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183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专家指出,截至2015年末,2万多家参与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非国有企业的比例达到94.2%。近年来,中国民企在大规模走出去的过程中,悄悄改变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进入格局,改变着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有专家称,中国民企正在用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奏响中国对外投资交响曲,并在其中实现转型升级。
5.保监会:鼓励外资险企进入健康、养老等专业领域
中国保监会召开外资保险公司座谈会,邀请10家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围绕“保险业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经济”进行了座谈。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上表示,鼓励外资保险公司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鼓励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参与保险业经营的新模式,支持其参与国家和保险业的各项改革,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