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一周国内要闻(20171016-20171022)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1.“一带一路” 八大评估指数首发 国际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

国家信息中心再次推出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成效的综合性年度报告,并推出“一带一路”八大指数,全方位评估“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成效。该报告首次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别贸易合作、省市外贸竞争力、企业影响力、智库影响力和媒体关注度五大指数,并持续发布“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省市参与度和信息化发展指数。“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指数测评结果显示,2017年,国别合作度平均得分为45.11,较去年提升1.56分,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越南位列前五。

2.新一轮激发民间投资举措酝酿出台 系列方案正制定

民间投资增速在6月达到高点后已连续两个月回落。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方针和政策要求。目前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系列方案,细化激发民间投资各项具体措施,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

3.ABS发行量创历史新高 消费金融类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我国ABS发行规模不断攀升,发行总额从2013年的279亿元,猛增至2015年的6079亿元,2016年进一步增长至8622亿元。今年以来,ABS发行总额已超过96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小额贷款、消费信贷成为ABS业务发展的新风口。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作为扩展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工具,消费金融类ABS随之迎来爆发式增长。

4.前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降幅收窄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累计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下降41.9%,降幅比上半年减少3.9个百分点,进一步收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5159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进一步有效遏制。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计96亿美元,涉及57个国家,占同期总额的12.3%,比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

5.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将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发展。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将不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将逐渐显现。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