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九大新闻中心召开发布会解读十九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央纪委驻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国资委党委委员江金权解读十九大报告,并回答记者提问。
2.证监会系统项目收益债券试点起步
证监会系统首单项目收益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作为创新债券品种,项目收益债券综合考虑项目融资需求、资金用途和项目收益,通过实现“借、用、还”相统一的方式,为企业开拓项目融资新渠道。业内评价认为,证监会系统项目收益债券试点起步,通过资本市场为企业开拓项目融资新渠道,解决了项目周期与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此举也有助于丰富交易所债券市场内涵,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金融数据全面回升 经济运行积极因素积聚
央行日前发布的今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下跌趋势,为8个月以来首次反弹,且M2和M1的“剪刀差”连续两个月缩窄。今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的基调下,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轮番发力,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并推动了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4.财政部时隔13年重启主权外币债券
财政部暌违13年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时隔13年,中国政府再次面向国际投资者发行主权外币债券,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持续增长、外汇充足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并没有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本次发行主权外币债券,融资并非首要考虑。
5.各地新一轮促进PPP政策集中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通知,鼓励各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创新合作机制和投融资模式,利用政府PPP等方式,加快投资建设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与此同时,随着下半年推进民间投资和PPP模式工作的加强,各地新一轮促进PPP政策集中发布,PPP模式门槛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