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监会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
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据了解,试点主要针对少数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2.证监会发布2018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证监会于近日印发了2018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对2018年全年的立法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据了解,2018年证监会拟制定、修改的规章类立法项目合计32件。其中,列入“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15件。其余17件规章类立法项目被列为“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
3.机构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速6.8%
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部分经济数据一度出现波动,但多数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趋稳的大势并未改变。国家统计局将于4月17日公布一季度GDP数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均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速或为6.8%,与去年四季度持平。
4.银行等金融机构输血PPP项目 财政部区别设限
财政部日前专门就国有金融企业投融资行为发文,为国有金融企业行为划定“红线”。在这份名为《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财政部明确指出,国有金融企业应以PPP项目规范运作为融资前提条件,对于未落实项目资本金来源、未按规定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相关信息没有充分披露的PPP项目,不得提供融资。
5.央行论文: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常规货币政策不一致
负利率政策自从在欧元区和日本实施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其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存款利率零下限与负利率传导机制》的工作论文,分析了存款利率零下限在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指出,在一个利率可以有效穿破零利率区间的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可以实施明显低于零的负利率政策以应对通缩型衰退;从长期看,由于较低的自然利率,货币当局可以将负利率政策纳入正常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因此,央行应加快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