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交所发布基础设施类ABS业务指南
为规范基础设施类资产证券化(即ABS)业务,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基础设施类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基础设施类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南》,对基础设施类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分别予以明确。这是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企业应收账款以及融资租赁债权类ABS等大类基础资产指南之后,深交所发布的第四个大类基础资产指南。
2.央行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 市场流动性总体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2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2亿元。
3.沪银行业创新报告发布 近六百项金融创新呈五大特点
上海银监局发布《2017年上海银行业创新报告》,这是上海银监局连续第7年发布该《报告》。《报告》展示了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评自报的599项金融创新成果,呈现出“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上海区位、提升内部管控、注重金融科技、发挥规模优势”五大特点。同时,创新成果更加多元化,在599项金融创新成果中,支持科创中心建设71个,占比为11.9%;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150个,占比为25.0%;改善民生服务79个,占比为13.2%;支持金融中心建设和航运中心建设96个,占比为16.0%;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领域109个,占比为18.2%;强化银行内控能力94个,占比为15.7%。
4.金融监管部门齐发声 将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央行行长易纲、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等金融系统高官亮相发言,释放了诸多重磅政策信号。郭树清表示,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略的核心要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以自我革命的理念和方法主动消除金融隐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则重点阐述了从金融角度怎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表示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
5.扩大金融开放 上海自贸区颁25条扩大银行、证券、保险业务
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召开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推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进一步形成开发开放新优势的意见》(简称25条)。扩大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力争率先形成金融开放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