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发布 连续9年成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在京发布,报告指出,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经贸得到长足发展,贸易与投资实现大幅增长。贸易方面,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有望在2020年达1万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东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投资区域,2017年,中国对东盟10国直接投资存量为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2.借“一带一路”东风,中日政商界发力第三方市场合作
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官民论坛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7年后访问中国期间,中日在经贸领域合作的又一看点。对于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日双方政府和企业均表现出较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愿。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比较强,合作基础深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新形势下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3.上合组织探索经济合作新模式:地方经贸合作迎头赶上
28日上午,中国(青岛)上合+贸易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论坛在山东胶州召开,就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建设规划进行讨论。这是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目前还没有先例可以模仿,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一直以来,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在青岛建设示范区可以比肩中国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经验,并对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融入世界作出贡献。
4.世行: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32位 大赞中国改革执行力强
世界银行10月31日晚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在报告中,世行认定,中国在过去1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全球排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盛赞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5.日本央行维持大规模刺激计划不变 下调年内经济预期
日本央行10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如市场预期一致,维持目前的政策利率以及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不变。与此同时,投票通过了债券收益率控制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还下调了本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和核心通胀率(CPI)的增长预期。日本央行表示,尽管目前经济存在下行风险而通胀上升力度不足,但总体经济形势仍较为乐观。受此影响,周四盘中,美元对日元有所反弹,但幅度不大。整体而言,日本央行政策声明对日元构成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