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一周国际要闻(20181105-20181111)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1.中国欧盟商会:期待进口博览会成为中欧合作新平台

当地时间11月2日,《欧盟企业在中国——上海建议书2018/2019》(下称“上海建议书”)在上海发布。该建议书对上海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之余,还表达了欧洲企业对于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期待。《上海建议书》认为,上海应抓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展示上海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其自身设立的发展目标。同时,期待进博会能成为欧洲与中国合作的最新平台。

2.世界贸易报告:数字技术可在2030年前将全球贸易逐年提高2%

11月5日,《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文版发布,《报告》的主题是“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全球商务”,以此研判世界贸易的未来走向。《报告》预计,通过削减贸易成本,这些技术可以在2030年前将全球贸易逐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这相当于15年间增长31%至34%。《报告》还表示,由于技术推动使得贸易成本降低,对小型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尤为有利,但与以往一样,这取决于适当的补充政策。如果照此发展,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可能会从今天的46%增长到57%。

3.中国与新加坡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

11月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会见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共同宣布结束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双方将在履行有关国内程序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

4.SWIFT预计人民币有望跃升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11月5日-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在11月6日的中国银行主办的分论坛期间,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亚太区及欧洲、中东和非洲行政总裁何亚伦(Alain Raes)表示,过去人民币稳定在全球第五、第六大支付货币的地位,未来有望达到第四大支付货币的地位。

5.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广阔 跨境贸易中对人民币接受程度显著提高

SWIFT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从之前全球排名第十、十一位到第五、第六大支付货币,同时在过去的18个月间也稳定处于这一位置从2009年我国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已有9年时间,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领域的使用稳步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初具规模,人民币继续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人民币跨境使用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防范金融风险、深化国家间经贸合作的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