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一周国际要闻(20181119-20181125)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1.一带一路上,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推进与中国资本合作

就在11月14日,于今年7月开业的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正式开市,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商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成功进行IPO。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参与筹建了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并已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社科院报告:中国创新竞争力在G20中排名上升

社科院发布最新一期20国集团,也就是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其中,中国在G20中创新竞争力排名第七位,名次上升一位。是G20中唯一进入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报告认为,G20各国需要重点关注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创新效率的提升和创新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改善创新环境。

3.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监管趋严

毕马威中国在2018未来论坛年会现场举办了主题为“全球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近况及趋势解读”的新闻发布会,就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2018Fintech100》榜单以及银行业的营运趋势及面对的挑战进行全方位解读。毕马威指出,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已处于世界前列,传统银行业也纷纷进行金融科技转型。毕马威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转型20大痛点问题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显示,在利用金融科技解决银行业经营痛点的策略上,金融机构不应边缘化金融科技创业企业,而应该主动地加入金融科技生态,各取所长,互通有无。

4.“一带一路”成为外资银行新发力点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资企业及其海外合作伙伴在战略咨询、融资支持以及流动性管理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南洋商业银行凭借综合银行的服务模式,依托加入信达集团后的金融全牌照和境外资源,充分发挥两地平台一体化的业务特色,制定协同方案,加强境内外机构的跨境联动。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融资方面,南洋商业银行已累计提供授信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5.金融科技创新:有效监管成国际焦点

《金融法治建设蓝皮书:中国金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在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认为应该将金融科技的各项业务活动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从而保证监管原则的一致性。具体来看,从监管部门的设计上,目前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可以沿用现有设施,根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来实现对金融科技活动的“分环节”“渗透式”监管;从监管架构的设计上,可以在现有架构之上开辟细分目录,并实现动态监管,即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监管架构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而且,对金融科技实施准确的分类,对其中股权和债权融资监管办法进行区别等问题,各国的解决方案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内厘清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