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PEC贸易部长会议:加强亚太抗疫合作,解决非关税壁垒
7月2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召开了贸易部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据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会议还发表了《APEC贸易部长联合声明》(下称“声明”)和《APEC贸易部长关于促进抗疫关键物资流通的宣言》(下称“宣言”)。声明指出,应保持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可预测的贸易投资环境,努力推动亚太地区尽快实现经济复苏。各方将致力于确保旨在应对疫情采取的应急措施是有针对性的,适当的,透明的,临时的,并且与世贸组织( WTO) 规则相一致, 不造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或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干扰。
2.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7月23日晚以视频形式举行。会议达成了《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联合公报》和《金砖国家关于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改革的联合声明》;批准《投资便利化谅解》和《促进中小微企业有效参与国际贸易指南》。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作了经贸方面准备。
五国部长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面对严峻形势,金砖成员应当坚持合作,共克时艰。各方一致同意加强供应链、价值链领域合作,携手抗击疫情;承诺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支持世贸组织必要改革,维护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决定深化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中小微企业、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并支持制定《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
3.世界银行发表专题报告与全球共享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
7月27日,世界银行对外发布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世行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建立改革协调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国际国内改革经验双向交流等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借鉴,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改善营商环境还面临一些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4.中阿经贸合作稳健务实前景广阔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将“一带一路”建设与抗疫合作同步推进,中阿经贸往来稳步向前,共建项目深耕细作,取得长足进展,未来前景广阔。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显著冲击,但并未阻挡中阿经贸合作的前进步伐,中国与沙特、中国与埃及均实现贸易增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沙两国进口、出口额均保持增长,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4%,两国经贸合作在疫情冲击下仍韧劲十足。而据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经商处的数据,今年1至5月,中埃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4.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中国对埃及出口额达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5.搭上“农业快车”,疫情下中俄贸易跑出“加速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跑出了“加速度”,也进一步带动了中俄贸易。得益于中俄贸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中俄班列如今日趋火热,源源不断的俄罗斯农产品、食品,正搭载着中俄/中欧班列,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在日前举办的中俄中欧班列合作云论坛上表示,受疫情冲击,很多产业链濒于停摆,而中俄/中欧班列逆疫驰骋,运量未降反升。据俄罗斯铁路公司(下称“俄铁”)的消息,今年1~5月,运经俄铁段往返中国和欧洲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35%,达到16.7万个国际标准箱(TEU)。高效、便利、安全和环保的班列物流大通道,成为疫情下国际贸易领域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