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蓝皮书2020:中德中欧经贸合作战略价值在变局下更突出
9月19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上海共同发布《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0)》(下称“蓝皮书”)。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发布的第九部德国蓝皮书。蓝皮书认为,伴随着大国战略竞争的日益加剧,欧洲谋求在形成的中美欧三角关系中进行适当的自我定位。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加强与中国的“系统性竞争”、推动制定对华经贸政策工具的同时,德国也认识到,中德、中欧经贸合作的战略价值更为突出。
2.《数字服务法》或于年底落地 欧盟寻求立法加强数字经济监管
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市场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近日表示,欧盟正考虑寻找新的立法手段来“惩罚”科技巨头,涉及反垄断、消费者隐私、税收等领域。如果科技巨头在互联网领域违反相关规定,有可能面对分拆或出售部分欧洲业务的局面。在极端条件下,不排除将科技公司完全排除在单一市场之外。布雷顿称,新的监督系统将基于欧盟及成员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其监管力度有可能与金融危机后对银行业监管相似。
3.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入选最多 国家电网和腾讯跻身前三
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22日在上海揭晓:丰田汽车、中国国家电网和腾讯名列前三,品牌入选数量居前三的国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此次入选品牌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包含港澳台地区)有210个品牌入选,其中中国大陆品牌有158个;日本和韩国分别有136个和49个品牌入选。表现出色的中国品牌还有海尔、五粮液、南方电网、北大荒、青岛啤酒、圣象、抖音、恒力、九牧厨卫、双星轮胎及CCD郑中设计等。
4.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关键指标出现温和增长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当地时间9月23日发布了最新全球贸易数据。货物贸易方面,今年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较一季度下降14.3%,其中欧洲和北美地区跌幅最大;服务贸易方面,“全球服务贸易晴雨表”最新指数为95.6,低于100基线值,录得该数据历史最低值。该数据显示出,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严重萎缩。不过,就近期贸易数据来看,全球贸易复苏将快于预期。WTO报告称,部分贸易关键指标已出现温和增长,预示着全球贸易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崭露复苏曙光。此前WTO曾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可能大幅缩水13%到32%。但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最新预测,2020年的全球贸易量可能仅会缩减10%。
5.累计投资超40亿欧元 中企参与中东欧能源绿色转型空间大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4日在京发布《中国-中东欧能源合作报告》,报告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七年以来,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能源领域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报告介绍,在能源投资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中东欧国家能源转型进程,风电、光伏领域累计投资额超过4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