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完整的GEP核算制度体系
3月23日,深圳市政府举行GEP核算制度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市GEP核算“1+3”制度体系相关情况。谈及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人们往往习惯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唯一标准。而对于一地的生态系统,却缺少统一的评估标准。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部分。
2.GDP总量占全国1/15 G60科创走廊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G60科创走廊,这一脱胎于基层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近日又迎来一大发展机遇——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未来,G60科创走廊将持续推动“三先走廊”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助力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3.大湾区多地加码布局TOD 有望成“新风口”
根据相关规划,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基本建成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轨道交通网。随着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的提速,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有望成为“十四五”期间的新风口。据机构测算,我国目前轨道交通线路对应的TOD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万亿元。
4.36城投资活跃度排名:深沪京位居前三,南京超广州
3月23日,天眼查发布《新发展十年—中国城市投资环境发展报告》(下称“报告”),通过梳理2011~2020年十年间28个新兴行业和36个重点城市的企业增长和投资等相关数据,呈现中国城市投资活力新图景。报告显示,过去十年,36城企业数量平均涨幅达259%,到2020年,有26城拥有百万家企业,而在2011年只有5个。 从重点城市投资活跃度来看,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位居前四。
5.“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蓝图酝酿待出
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将全面提速。记者2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通过集群竞赛的方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遴选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等。目前,25个重点支持集群正在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