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时代的全球性税收协议达成,国际税收新秩序跨入BEPS2.0时代
10月8日,经合组织(OECD)如期更新了其在7月1日发布的《解决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的“双支柱”解决方案声明》(下称“新《声明》”),正式宣告国际社会达成了数字时代的突破性税收协议。此前,7月《声明》获得了全球134个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成员的支持,随着爱沙尼亚、匈牙利和爱尔兰的加入和巴基斯坦的退出,此次共有136个包容性框架成员签署新《声明》,囊括了OECD和二十国集团(G20)的所有成员,标志着由G20/OECD BEPS包容性框架推动构建的“双支柱”国际税收新秩序跨入BEPS2.0时代,成为国际税收规则百年沧桑变革(1923年国际联盟方案~2021全球新共识)的里程碑事件。
2.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3名经济学家获奖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一半奖项被授予David Card,另一半联合授予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David Card因其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而获奖;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因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而获奖。
3.IMF: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5.9%,警惕通胀上行风险
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在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中,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较7月预测值微幅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4.亚行:2020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达1.7万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2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达1.7万亿美元,创下最高纪录。此次调查涉及全球79家银行和469家企业。报告显示,由于疫情导致资产负债表恶化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大,2020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比2018年扩大约15%。在所有被金融机构拒绝的贸易融资申请中,约四成来自中小企业。
5.IMF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相比今年7月的预测,IMF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小幅下调至5.9%,将2022年的预测值保持在4.9%不变。IMF在新版报告中对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做了调整。主要经济体中,IMF预测2021年中国GDP增长8%,较7月的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美国GDP增长6%,较7月预测值下调1个百分点。此外,IMF将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至2.4%,将德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3.1%,将英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