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巴黎到格拉斯哥,气候科技融资日渐成为新热点
当地时间11月13日,于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在比原定计划“加时”一天后,终于在各种意犹未尽中落幕。在近两周的会谈中,虽然各方对于1.5摄氏度的控温目标依旧在博弈,但从五年前的法国巴黎到如今的英国格拉斯哥,一个显著的变化,便是五年间气候科技(ClimateTech)领域的融资在此间蓬勃发展。
2.《巴黎协定》第六条基本敲定,全球行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近日闭幕,补上了《巴黎协定》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块拼图:如何通过各国合作来减少碳排放。这将带来哪些投资机遇和风险?据外媒估算,这可能会释放数万亿美元商机,各方将投资关于保护森林、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和其他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大量资金可能将流入林业碳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等项目。在摩根士丹利看来,化学品制造商等使用传统能源较多的行业将面临更大成本压力,对于这一领域的投资或迎风险。
3.亚太地区低碳转型已成共识 中国积极助力亚太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经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各国协力推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变得更加重要。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与会人士聚焦疫情后亚太地区的经济复苏、区域多边合作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议题。今年也是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0周年,中国在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4.美元指数创16月新高 人民币强韧表现超预期
11月17日,美元指数短线快速拉升,一度站上96关口,续刷去年7月以来新高。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元指数走强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却未表现出以往的反向变动,而是在6.38~6.40区间内维持超预期的韧性,17日当天盘中,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甚至继续小幅升值。不少分析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脱钩表现,主要受我国出口高景气、境内美元存款突破1万亿美元等因素支撑,此番独立的强势行情短期内仍有望延续,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围绕6.4附近双向窄幅波动。
5.经合组织地区第三季度经济恢复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前水平
当地时间11月18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经合组织地区2021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前的水平,但2021年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增速放缓。据估计,经合组织地区的GDP在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之间增长了0.5%,这主要得益于美国、韩国、以色列和一些欧洲国家的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