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两会时间”已开启 专精特新企业有望获资本市场重点支持
2022年伊始,各地陆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从已召开的西藏自治区、北京市、河南省地方两会公布的信息来看,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受到政策面广泛关注。对此,专家表示,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将是2022年多地主要政策发力点;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新成长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点支持。
2.2021年我国GDP逾1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8.1%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我国GDP首次突破110万亿元大关,连续两年超过100万亿元。
3.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出席发布会。刘国强表示,总的来看,2021年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金融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4.九部门:治理支付“二选一” 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
1月19日,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消息,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包括修订《反垄断法》,完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规则;制定出台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完善金融领域监管规则体系,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等等。
5.国办: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措施:一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规则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等。二是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主要包括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创新内外贸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等。三是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网络等。四是完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