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让资本市场更好赋能实体经济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就推进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实行注册制将以昂扬旋律,奏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协奏曲的最强音。
2.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到底是什么?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观点普遍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工作的核心,此举主要体现托底救助安排,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将更进一步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3.央行:我国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4.央行今年上缴结存利润超万亿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人民银行3月8日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5.“双碳”再入政府工作报告,西部迎来巨大商机
今年,“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后,连续第二年“双碳”工作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国31个省份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全部公布。各地均从不同的角度对推进“双碳”工作作出部署,包括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开展绿色低碳行动、抓好节能降耗减碳、打造绿色产业园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