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3.0%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
2.6部门印发政策措施以制造业为重点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3.中银协报告:2021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近三成 人民币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币全球地位稳步提升。根据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人民币是中国跨境收支第二大常用货币、全球外汇储备第五大常用货币、全球外汇交易第八大常用货币。从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来看,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较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近三成。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比重为48.4%,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
4.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扩大开放,支持香港金融业稳定发展
10月28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充分发挥香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的独特优势。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在入世承诺基础上宣布了34条开放新措施,分步骤分阶段取消银行保险外资股比限制,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基本实现中外资业务范围一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截至目前,34条开放新措施的法规修订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首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首家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相继成立。
5.金融科技伦理迎顶层指导:强调数据安全,严防滥用数据与流量
央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明确,要加强金融科技伦理建设。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原则,加快出台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伦理制度规则,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如今,金融领域的科技伦理建设指引落地。央行已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下称《指引》),提供了在金融领域开展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守正创新、数据安全、包容普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风险防控、绿色低碳等7个方面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